高低温试验箱作为模拟温度环境的核心设备,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设备性能、使用寿命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。以下从前期准备、选址要求、搬运与就位、安装调试、验收标准五大环节,详细解析安装过程中的关键细节。
一、前期准备工作
1. 环境检查
- 温湿度要求:安装环境需满足设备说明书要求(通常温度5~35℃、湿度≤85%),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/冷源。
- 电源确认:检查电源电压、频率是否匹配(如380V/50Hz),功率需满足设备最大运行负荷,并配备独立空开和漏电保护。
- 地面承重:设备重量较大(如200kg以上),需确保地面承重能力,必要时铺设防静电地板或加固地基。
2. 工具与材料准备
- 工具:水平仪、扳手、螺丝刀、万用表、氮气瓶(用于制冷系统检漏)。
- 辅助材料:防尘罩、绝缘垫、铜管接头、密封胶带、接地线。
3. 开箱验货
- 检查设备外观无破损,核对配件清单(如搁物架、电缆、说明书)。
- 移除包装后静置24小时,使内部温湿度与环境平衡,避免开机后结露。
二、选址与空间规划
1. 位置选择原则
- 远离振动源:远离压缩机、冲压机等振动设备,间距≥2米。
- 通风散热:设备两侧保留≥0.5米散热空间,顶部留出≥1米维修空间。
- 避尘避湿:远离粉尘、腐蚀性气体或潮湿区域(如水槽、化学品存放区)。
2. 空间布局优化
- 试验箱后方需预留管道维修空间,前方操作区域需方便开门(建议≥1.2米)。
- 多台设备并列时,间距需满足散热且便于独立操作。
三、搬运与就位
1. 搬运规范
- 使用叉车或液压车搬运,严禁倾斜超过30°(避免压缩机油液倒灌)。
- 多人协作时需托稳底部支架,避免箱体受力变形。
2. 水平调整
- 就位后调节底座螺栓,通过水平仪确保设备纵向、横向水平度误差≤2mm。
- 不平会导致制冷剂回流不畅、风机振动加剧,甚至压缩机损坏。
四、安装步骤与技术要点
1. 电气连接
- 接地保护:必须可靠接地(接地电阻≤4Ω),否则可能因静电或漏电引发故障。
- 电缆布线:电源线需穿管防护,避免与压缩空气管、水管交叉干扰。
- 相序检测:三相电源需用相序仪确认R/S/T顺序,反相会导致压缩机反转烧毁。
2. 制冷系统安装
- 管路连接:铜管喇叭口需清洁无毛刺,扭矩扳手紧固螺母(避免过紧导致裂隙)。
- 真空干燥:焊接后抽真空至绝对压力≤50Pa,持续保压12小时,防止水分进入导致冰堵。
- 制冷剂充注:按铭牌标注量(如R404A)充注,过量会降低制冷效率,不足则高温降不下来。
3. 风道与密封
- 箱门密封条需涂抹硅脂增强密封性,关门后用塞尺检查缝隙(≤2mm)。
- 内腔清洁后安装防尘网,防止测试样品纤维堵塞风道。
五、调试与验收
1. 空载测试
- 开机后设置常温运行1小时,检查风机转向、仪表显示是否正常。
- 逐步进行极限高温(如+150℃)和低温(如-40℃)测试,记录升温/降温速率(应符合国标GB/T 2423.1-2标准)。
2. 漏氟检测
- 用电子检漏仪扫描焊缝、阀门等部位,发现泄漏需立即补焊并重新抽真空。
3. 安全验收
- 超温保护、过载保护功能测试:人为触发报警阈值,确认蜂鸣器、断电机制有效。
- 门开关连锁装置验证:箱门未关严时,设备应无法启动。
六、注意事项
- 禁止事项:严禁带电拆装部件,调试期间不得频繁开关机(间隔≥5分钟)。
- 长期停用:每月通电运行2小时,防止压缩机卡缸和电子元器件受潮。
- 特殊环境:高原地区需定制高海拔型号(如提高压缩机功率、加强箱体保温层)。